幸運,是那些不求回報的付出,卻偶爾收到的禮物
5 min read

幸運,是那些不求回報的付出,卻偶爾收到的禮物

前一陣子看到大谷翔平的「九宮格目標達成法」,其中一個區塊的中心是「運氣」,而運氣又拆成「打招呼」、「撿垃圾」、「珍惜球具」與「對裁判的態度」等等。我覺得很有趣,很少看到有人會把「運氣」這麼放在某個明確定義的目標之中,甚至有一些確實的執行方法。「八大球團第一指名 → 運氣 → 打招呼、撿垃圾」乍聽之下「打招呼」到「八大球團」的關係好像很遠,但仔細一想,這種觀點其實很有吸引力。

在這個功利主義當道的時代,許多人認為所有的付出都應該要得到對應的回報,否則就不值得花費額外的時間或精神去多給予更多「付出」。更多時候,又常常會聽到一些人覺得羨慕(或嫉妒)其他人很「幸運」,例如居然有免費的機票、明明能力一樣好,別人卻找到很棒的工作、被店家請客、或單純只是在早餐店的三明治裡被多加了一顆蛋。

我覺得,幸運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單純就數學機率上的,例如中了統一發票、或當上幸運的樂透大獎得主,因為完全是基於機率,所以我們就不討論了。而另外一種,我認為則是「那些不求回報的付出,卻偶爾收到的禮物」,就如同大谷翔平「九宮格目標達成法」中的運氣,其實是可以慢慢累積的——多付出一些,累積一些「幸運」。

如果我們從明天開始改變對生活周遭的態度,例如本來急著上班所以早餐點完總是拿了就走,改成早點出門點餐前跟老闆有朝氣地打聲招呼,付錢拿走三明治的時候跟他說聲謝謝。我想這種看起來是小事的互動方式,應該也會改變讓老闆一天的心情變得更好吧!這麼做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肖想未來老闆也許會請我吃一頓免費早餐,但如果我是餐廳老闆,在你心情沮喪的時候幫你偷偷塞顆荷包蛋,也許是我會想要回報你的方式呢。

工作上也是,雖然勞動工作說穿了是一種付出時間與勞力換取報酬的行為,勞資關係之間只要遵守契約約定,其實沒人凌駕契約之上能額外要求什麼東西。但如果老闆指派工作的時候,能夠多體貼到員工的狀況,也許偶爾也會收穫到具有「向心力」的團隊這種幸運呢!反過來說,如果團隊成員工作中能夠偶爾多擔待一些工作分配(當然是在合理範圍內),也許也會收穫到其他夥伴的幸運回饋(也許是一杯好喝的咖啡配可頌?),或甚至在有發揮專長的工作機會時,更容易被爭取到機會的「幸運」呢!

打招呼、說謝謝、尊重他人、給別人東西的時候用雙手、照顧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生理和心理)、撿垃圾、打起精神、正面積極的面對問題,我覺得都是能夠累積「幸運」的小小契機。

有時候「幸運」的累積甚至可以超越個體,來到群體的層次。例如早餐店老闆因為開心,所以幫正要上班的公車司機多煎了一顆蛋。司機覺得幸運,所以今天都很有精神的跟每個乘客打招呼。乘客搭到車覺得很開心,所以收穫了一天的開心心情。乘客再去影響其他一天中會遭遇到的人事物。幸運,就會周而復始的開始在團體之間流動。

雖然我覺得「幸運」是可以累積的,但我覺得還是有兩個點很重要。首先,我定義的幸運是「那些不求回報的付出,卻偶爾收到的禮物」,如果太過刻意為之總是對對方是否有所回報耿耿於懷,那麼就不叫做「不求回報的付出」了。另外,人都是有高潮起伏的,我們不是每一天都能夠具備好心情與好體力,偶爾也會遇到情緒低潮的時候。所以我們不要把這些付出當成每天要繳的作業,更不要為了完成這些付出而讓自己太過勞心勞力。觀察到自己容易累積負面情緒的人,也許可以先慢慢調整自己的作息與身心,從慢慢培養早睡情緒開始,再慢慢培養自己的精神。切記,要照顧好自己,然後才能開始對他人付出。

在運氣這個維度上,付出與回報往往不是等價的,一顆荷包蛋、一個工作機會、一個有向心力的團隊、一個商業合作機會、或甚至是認識了很棒的新朋友,對我來說都是「幸運」的一種。

當我們真的去詢問一群「幸運」的人,想要了解他們如何掌握到某些機會時,往往他們會回答他們「只是運氣好」。但認真觀察他們,往往看到他們比任何人都默默地付出更多、不求回報的付出更多,因為不求回報,所以也更能驗證了他們為什麼往往只是回答「我只是運氣好」。

因此,「幸運」,我認為是可以累積的。

下次,在羨慕別人的幸運之前,也可以開始調整自己,多付出一些呢!


參考資料: